欢迎访问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南山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徐勇:改革背景下中学教育质量提升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649
发表时间:2023-02-10 09:09

推进高中育人方式变革   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改革背景下中学教育质量提升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教育的矛盾就是优质教育发展不充分,因此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的需求,是我们当前发展的一个主题。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

打造有温度的办学文化

办学文化是一种价值遵循,学校要寻求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由健康的办学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追求来引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要真正从师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做到基于人、为了人、关注人、发展人,给人带来希望,促进人的成长,从而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要把学校教育与师生的幸福、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通过五育并举,实现立德树人。

——回归教育本质,关注人的发展。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不是育分。追求好的学业成绩无可厚非,但人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价值追求、社会责任这些教育内涵是不容忽视的。聚焦改革背景下的中学教育质量提升,就是要重塑健康的办学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追求,促进教育的价值取向从追求以分数为核心的现实功利,转向追求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价值。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把学业成绩、分数排名作为衡量学校优质与否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回归到教育的原点——真正关注人的发展,使学生具有爱国情怀、健康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南山中学为例,学校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凝练出“爱国读书,求实向上”的南山精神,“爱国读书”是南山学子的价值追求,“求实向上”是南山学子的路径选择。这八个字为南山青年打上了鲜明的精神底色,引领着一代代南山人将自己的人生汇入民族的复兴伟业,与伟大的时代同频共振。上世纪90年代,南山中学提出“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均以此为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着眼学生长远发展,将一大批“素质高、潜力大、后劲足”的优秀青年俊彦输送到祖国的大江南北。

——重构教育资源,推进五育并举。中学教育工作者要面向国家发展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逐步破除“五唯”痼疾,巧妙寻找教育契机,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认真落实五育并举,着眼学生终身发展,创生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样态,培育全面发展人才。

在去年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中,绵阳南山中学将党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在构筑全面育人体系的实践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学校历史组组织开展“百年党史周周讲”活动,以百年党史为主线,植入南山中学的红色基因,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党爱国教育。语文组组织开展校园戏剧节,指导学生将百年党史演出来。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根》演绎出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该节目荣获由省教厅举办的校园舞台剧展评活动最佳剧本奖。物理组邀请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刘正敏走进校园,与学生一起回望航天发展,致敬百年征程。体育组邀请奥运冠军桑雪带领学生上体育课,与学生分享她的奥运经历,感悟伟大的奥运精神。美术组组织开展百人画党史活动,百名师生在百米长卷上描绘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音乐组组织师生原创党史歌曲《走向辉煌》,将党的赞歌广为传唱。地理组组织开展“社会大课堂”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前往三台县鱼洞村柑橘种植园,调查南山中学精准扶贫“大雅一号”柑橘园农业社会经济区位,体验春日农耕,贯彻实干实学。党史教育与五育并举生动交织,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学校将“五育并举”理念落细落实,落地生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

构建有厚度的课程体系

抽象的办学文化只有通过具体的课程和课堂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课程和课堂是落实学校办学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生动载体和真实情境。聚焦核心素养培育,必然引领和推动课程设计实施以及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它需要我们由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授学科知识的教学形态,转向问题解决为主和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开展探究学习为主的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形态。

——着力实现核心素养课程化化、课程结构体系化。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南山中学探索建构“四型两类”课程体系。“四型”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活动型课程;“两类”指学术探究类和创新技能类课程。以创新技能类课程为例,它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采取项目化学习方式实施教学,强化学生手脑并用与知行合一,培养工程思维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南山学子李子腾在学习《系统的设计》章节时选择了景区无人机垃圾回收系统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设计,获得四川省科技比赛一等奖并成功申请专利。南山中学社团课程丰富多彩,百花齐放。其中既有社科人文类的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文学社等,又有科技创新类的计算机社、机器人社、天文社等。社团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着力实现特色课程活动化、校本课程实践化。南山中学定期举办科技节,通过科技发明作品展、科研论文答辩、木桥梁设计测试比赛、返回舱设计比赛、创客秀展示等多种形式搭建平台,为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这些活动激发出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调动起学生参与创客活动的热情,推动了部分创意进一步完善并孵化出有价值的成果。学校还会定期邀请专家前来讲学,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孵化、分组科学探究、学科竞赛、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技术设计与制作等活动。学生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科研院所,拓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式和内涵。

——着力实现功能教室主题化、学习空间场馆化。南山中学以数字实验室、自然科普馆、智联创客空间为依托,深入开展STEAM教育活动,以基础科研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等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助力学生运用跨学科的思维解决现实问题,让他们在具体的STEAM活动项目中,学会融合科学、技术、艺术、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锻炼综合思考和创新变革的思维,从而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真正参与自主成长的过程,真实体会自主学习的力量,真实感受自我超越、积极向上的魅力,为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着力实现教育价值课堂化、课堂价值真实化。南山中学各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观摩课、研讨课活动,通过磨课评课等环节,致力打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高品质课堂,将课堂打造成学生的兴趣激发场、赋能实践场和价值升华场,通过学术研讨引领思考,通过广泛参与激活思考,通过问题引导促进思考,通过智慧碰撞升华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兴趣,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引领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深化价值,提升能力,形成素养。

实施师能提升工程

培养有高度的教师队伍

课程的设计者是教师,课堂的组织者是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课程改革的推进,关键点在教师,发力点在教师,最终希望点也在教师。打造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更好承载传播知识、传播理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从思想破冰,助力教师转变育人方式。要实现教育提质发展,就要从思想上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用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科学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为此,南山中学组织教师学习《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分教研组开展学术沙龙,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引导教师自身定位,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终极目的对象,教师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我们认为,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当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者”“护卫者”“服务者”“促进者”“协作者”。教师要努力营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做一个问题的提出者、兴趣的激发者、知识场景的策展者、学习方式的研究者、生活与学习的示范者、挑战时刻的陪伴者,与学生一起徜徉在智慧的海洋中,沐浴在思想的阳光下,享受汩汩而来、欲罢不能的诗意和幸福。

——在管理赋能,助力教师增强成长动力。学校要通过科学而人文的管理,致力帮助老师在不同学科教学、不同班级特色以及学校各项事务中,发现自身优势,找准自身定位,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增强自信心,建立价值感,获得进步感。南山中学通过建立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青年教师成长营,积极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常态化支持平台,指导教师将自身职业规划图与学校总体规划图完美契合,从价值感与认同度等层面赋能教师的教育愿景不断实现,进而从职业认同专业发展事业创造精神建设四个梯度助力教师队伍专业提升,让教师真正把教育规律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到每一次课堂教育教学中去,贯穿到每一个学生生命中去,成为有大格局、大情怀的大先生。

——向研究生根,助力教师专注专业研究教学研究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保证。校本研修是中小学教师提升的有效途径。南山中学通过设计微课题,打造教学型教研,积极营造尊重学术的文化,浓厚教研学术氛围,将教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变经验指导为理论指导,变任务布置型集体备课为研究探索型集体备课,变示范课为研究课,变经验总结为理论创新,通过多种路径与策略,形成以教研工作推动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格局。学校要求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要加强自身学术权威,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助力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方面有道、有法、有技,让每位老师在教研方面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而更好地认同自己的职业,发展自己的专业,创造自己的事业,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提升自己的格局境界。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课改提出新挑战。让我们携手同心,建立全面育人体系,推动育人方式变革,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师生学习成长共同体,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